今年1月灰霾污染過程最嚴重時段,,北京城區(qū)上空懸浮污染物總量超過4000噸?;姻参廴臼录念l發(fā)讓人們陷入沉思:今天的我們如何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,? 科學家們正在為此而努力。中科院于2012年9月啟動的“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”戰(zhàn)略性先導科技專項,,已經從灰霾的追因溯源,、數值模擬、監(jiān)測技術、控制技術等方面開展了5個項目25個課題的研究,。專項組由中科院14家研究院所和清華大學,、北京大學、中國環(huán)境科學研究院等8家院外單位的300余位科技人員組成,,首期研究將持續(xù)5年,。 “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”專項組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,華北地區(qū)最近的強霧霾事件是異常天氣形勢下造成中東部大氣穩(wěn)定,、人為污染排放,、浮塵和豐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結果,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,。 但天氣等外因是人力難及的,,控制灰霾只能從控制污染物排放著手。哪些污染物對造成強霾的影響最大,? “灰霾成分相當復雜,,從元素分析幾乎能占滿周期表,有機物分子就高達3萬多種,?!敝锌圃捍髿馕锢硭芯繂T王躍思說,北京的機動車排放為城市PM2.5的最大來源,,約為四分之一,,燃煤和外來輸送各占五分之一?!捌嚨退傩旭倳r比正常行駛時的污染物排放要高5倍-10倍,,所以防止北京及京津冀強霾污染事件的發(fā)生,北京市重點要解決機動車道路擁堵問題,;周邊區(qū)域要重點解決燃煤的脫硫,、脫硝和除塵及其揮發(fā)性有機物排放的控制?!?/FONT> 控制污染物排放是治本之策,,但并非朝夕之功。如果能提前預告強霾天氣,,是否可以采取臨時的緊急措施來遏制強霾事件發(fā)生呢,? “如果建立國家尺度大氣PM2.5數值預告業(yè)務模式,可望提前3天-4天預告高濃度灰霾事件的發(fā)生時間,、范圍和強度,,實施精準打擊,就可以有效遏制重灰霾事件發(fā)生,?!敝锌圃捍髿馕锢硌芯克芯繂T,、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自發(fā)說,中科院大氣所利用自主發(fā)展的空氣質量數值模式NAQPMS,,針對此次灰霾事件進行了模擬,,模擬能展示區(qū)域大氣灰霾的生成趨勢和覆蓋范圍,但對PM2.5特高濃度值的模擬結果明顯偏低,。 “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煙霧事件,,主因是燃煤導致的煤煙型污染;同時代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,,主因是機動車尾氣導致的復合型大氣污染,,其階段性比較明確,”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首席科學家,、中國科學院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說,,“隨著我國的快速跨越式發(fā)展,把發(fā)達國家經歷的不同階段大氣復合污染歷程壓縮到當下這個特殊階段,,我國大氣污染類型已經轉變?yōu)槟壳叭济?機動車-工業(yè)排放多類型污染,、高負荷共存的重度復合大氣污染類型,這是發(fā)達國家所沒有經歷過的新情況,。” 賀泓認為,,對灰霾的研究目前最大難點有二:一是我國PM2.5的來源不明確,、源權重不清楚,其原因主要在于PM2.5二次生成的關鍵前體污染物和關鍵化學機制不清楚,。二是我國不同區(qū)域控制方案不明確,。前體污染物的跨界傳輸對PM2.5形成的貢獻缺乏系統(tǒng)研究,導致不同區(qū)域污染物的控制方案無法確定,?!昂唵蔚貙我晃廴疚镞M行控制,對PM2.5的控制效果不顯著,。要真正控制PM2.5,,需要進行區(qū)域聯防聯控?!?/FONT>
|
【打印本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