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實驗中,,在紫外分析儀下照射,,路通小吃店的餐巾紙發(fā)出大片藍色熒光,。 近日,,新京報記者從北京10家大大小小的餐廳收集其提供的餐巾紙,,請專家測試發(fā)現(xiàn),,僅兩家餐館提供的餐巾紙完全無熒光,。 對記者提供的樣品,,國際食品包裝協(xié)會秘書長董金獅分別做了3個實驗,,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餐館的餐巾紙含有一定面積的熒光劑,,有的餐巾紙燃燒后顏色發(fā)黑,纖維成分少,,可能為摻了雜質(zhì)的“廢紙”制作而成,。這些餐廳既有知名餐廳和快餐店,也有普通小餐館,,包括麥當勞,、肯德基、吉野家,、渝鄉(xiāng)人家等,。 節(jié)約成本是廠家用廢紙的主要因素。董金獅介紹,,餐巾紙如用廢紙造,,每噸價格為1500元,用純草漿則每噸2500元,,而純木漿制造,,價格得近5000元。生產(chǎn)者用廢紙制造餐巾紙后,,一般都會加滑石粉,、碳酸鈣,有的還會用熒光劑來增白,,這樣重量又夠,,看起來賣相又好。 市工商局提示稱,,熒光增白劑可使紙張潔白,,目前對其危害認識還不統(tǒng)一,,標準規(guī)定了餐巾紙不應有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,防止熒光劑轉(zhuǎn)移至人體上,。 董金獅提醒稱,,買餐巾紙重點要看包裝上標注的是否為“100%原生木漿”。在餐館,,太白或太黑,、聞起來有味道、抖起來掉毛,、對著光線一看“漏眼”多的餐巾紙,,最好都盡量別用。 時間地點:12月16日,,國際食品包裝協(xié)會 實驗樣品:記者隨機從10家餐館中收集的餐巾紙 【實驗1】 2種餐巾紙完全無熒光 實驗目的:查驗餐巾紙上是否有熒光增白劑,。 實驗過程:測試人員把餐巾紙放到專業(yè)的紫外分析儀下照射,看是否顯示亮藍色,。10種餐巾紙中,,只有新辣道國瑞城店和永和大王百盛店兩種餐巾紙顯示完全沒熒光,麥當勞,、肯德基的餐巾紙有零星熒光點,。熒光面積最大的餐巾紙來自豐管路上的“路通小吃店”。 【專家解讀】董金獅指出,,部分餐巾紙上的零星熒光點,,一般可能是原材料自然帶進來的,消費者不必恐慌,。至于面積較大的熒光,,其餐巾紙要么是人為添加了熒光劑,要么是使用廢紙制作的,;研究顯示有一些熒光劑可能會導致白血病,。 【實驗2】 一種餐巾紙燃燒后發(fā)黑 實驗目的:驗證餐巾紙是否摻雜了雜質(zhì)。 實驗過程:實驗人員取樣10種餐巾紙,,分別將其點燃,,完全燃燒后查看灰燼顏色和狀態(tài)。大部分餐巾的灰燼呈灰白色絮狀,,但路通小吃店的餐巾紙,,其灰燼顏色卻發(fā)黑,像黑疙瘩,,燒起來有味道,。 【專家解讀】董金獅稱,按照規(guī)定餐巾紙不能摻雜或使用廢紙制造,,餐巾紙燃燒后顏色發(fā)黑,,說明不是用純木漿或純草漿制作的,,紙里面的無機礦物質(zhì)比如滑石粉、碳酸鈣添加比較多,。這樣的餐巾紙不結(jié)實,,易掉渣掉毛,如果添加過量的滑石粉等,,可能含有重金屬,,沾身上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。 【實驗3】 3款餐巾紙纖維質(zhì)量差 實驗目的:查看餐巾紙的強度好壞,。 實驗過程:用水把10種餐巾紙噴濕,,充分濕潤,然后嘗試把餐巾紙完整地拿起來,。質(zhì)量好的餐巾紙即使在浸濕后仍能完整拎起,。測試發(fā)現(xiàn),渝鄉(xiāng)人家川菜館金融街店,、豐管路東北餃子館,、豐管路路通小吃店這3家餐館使用的餐巾紙,剛浸濕就已殘破得不成樣子,,根本無法再拿起來,。 【專家解讀】董金獅指出,,餐巾紙一拎就破,,說明紙里的纖維成分比較少,纖維質(zhì)量比較差,,也不排除使用再生廢紙的可能性,。 轉(zhuǎn)自人民網(wǎng)-科技 |